2025年9月11日上午8点30分,中新社区新华钼矿家属楼5号楼408室的寂静被打破——退休职工王庆发外出后,因家中柴火灶未熄灭而不慎引发厨房火灾,火苗顺着橱柜快速蔓延,浓烟很快从窗户涌出。
另一楼口的邻居最先发现火情,他一边朝楼上呼喊提醒,一边飞奔下楼,恰好撞见正准备出门办事儿的北山矿生产矿长隋占学。“408着火了!王师傅家没人,火已经窜起来了!”邻居急促的声音让隋占学瞬间绷紧神经,他顾不上多问,拔腿就往楼上跑。
冲到4楼楼道口,浓烟已呛得人睁不开眼,灼热的气浪从408室门缝往外冒。隋占学知道,单凭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,他一边掏出手机联系王庆发,让其尽快赶回,一边拨通了正在箕斗井施工的同事吴炳峰、李广华和于长录的电话:“5号楼王庆发家着火了,情况紧急,赶紧来帮忙!”
两分钟不到,吴炳峰三人就骑着摩托车迅速赶到。此时408室的火苗已从厨房窗户窜出,楼道里的浓烟熏得几人咳嗽不断,狭窄的空间里,连行走都要捂住口鼻。“不能等!越等火越大!”隋占学喊了一声,率先找邻居借来水桶、脸盆,接满水就往浓烟里冲。吴炳峰等三人也立刻跟上,一人负责递水,一人弯腰探路,四人轮流顶着浓烟往屋里泼水。
可明火刚压下去一点,又会顺着易燃的家具复燃。隋占学很快意识到,仅靠盆桶泼水挡不住火势,四人赶紧跑到楼下空地处拨打火警电话,但随后又意识到,矿区地处偏僻,火警赶到最少也得一个多小时,那时什么都晚了!家属楼周围邻居在家的又都是老年人,帮不上什么忙!不行,只能靠我们自己了!——他们四人义无反顾的逆行奔赴火场,顶着刺鼻的烟味,咳嗽着往返于楼道和水龙头之间,汗水混着烟灰往下淌,衣裤被火星烫出一个个小洞也浑然不觉。
“小心玻璃!”突然一声提醒,吴炳峰刚想避让,厨房窗户的玻璃因高温爆裂,碎片溅到他的头部和手臂,几道血痕瞬间渗出血珠。他只是用手背擦了擦伤口,咬着牙继续端起水桶:“没事!先把火灭了!”一旁的李广华和于长录见了,默默加快了递水的速度,浓烟熏得他们喉咙发痛,却没一人提出休息。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四人的体力在持续透支,衣服被汗水浸透又被火烤干,再浸透,脸上满是烟灰,只剩眼睛还透着坚定。近一个小时后,当最后一丝明火被扑灭,四人终于松了口气,瘫坐在楼道口。隋占学抹了把脸上的汗水,才发现手心被水桶把手勒出了红印;吴炳峰手臂上的伤口还在渗血,血渍和烟灰混在一起,看着格外刺眼;李广华和于长录站起身时,身上传来阵阵焦臭味——那是刚才灭火时,衣角不小心蹭到火苗留下的痕迹。
当王庆发赶来后,握着隋占学等人的手不停的道谢时,当周围邻居也纷纷说“多亏了你们啊,不然我们家也得受牵连”时,四人疲惫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。“都是邻居,又是同事,遇到这事哪能不管?”吴炳峰揉了揉受伤的手臂,语气朴实却有力。
这场火灾里,隋占学、吴炳峰、李广华、于长录四人没有丝毫犹豫,逆行冲进浓烟;没有专业的灭火设备,就用最简陋的盆桶与火对抗;哪怕受伤、体力透支,也始终没有退缩。他们不仅把王庆发家的经济损失降到了最低,更守住了整栋楼的安全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矿区员工的互帮互助与无畏奉献,让“火灾无情人有情”的温暖,刻在了每一位居民的心里。(文/于长录 李玖龙)